籃球鞋 · 評 Zoom Live II – Basic Low for Guard

自從2017年Nike Basketball 推出 Zoom Live,為平價低筒鞋提供多一個很好的選擇;今年再次推出第二代,外形酷似上一代,表現又會否如上代一樣出色? Size Fit 測試一對屬於亞洲版 Zoom Live II Kay Yow EP, 鞋面所用物料類似織物網面, 柔韌度相當高, 但鞋形並非亞洲腳形鞋模, 必須注意前掌鞋面非常貼腳, 壓迫感相當明顯, 適合正常及纖瘦腳型;

Read more

 【籃球鞋 · 評】Kobe A.D. MID – “After Death” 時代已來臨

記得最近一次見到中筒的Kobe 鞋款是何年何月嗎? 上一對最近的高筒, 已經是2014 年的Kobe X ELITE , 但它並非屬於中筒, 同時這種超高的鞋筒讓人感到似腳鐐……但要數上一款真正的中筒Kobe, 好似一直以來都未見有清晰設定, 真正要找一款存在中筒高度的Kobe, 應該要倒數至 Kobe I – III。與最近的 Zoom Kobe III

Read more

【吹咩 · 求證】3 X 3

8號仔:喂5號仔, 遲啲奧運籃球你估今屆邊隊贏呢? 5號仔:遲啲? 你講緊2020東京呀仲有兩年幾喎,同埋屆屆都有啦,美國贏梗啦! 8號仔:我講緊 3 X 3 呀! 新加獎牌項目。 5號仔:咪一樣,是旦搵兩三個NBA,乜都唔洗打啦 8號仔:你唔好成日顧住苦練你個幾下絕招住啦,3 X 3同五打五好唔同嫁,你夠竟知唔知嫁? 5號仔:咪3個隊友同5個隊友既分別(?反正幾多個隊友都好我都唔多理,只要我一出輕鬆入樽就搞掂對面) 8號仔:?咁除左人數唔同 咁你仲知啲咩呀?安全sir話叫你揀多幾個人入隊,邊個都得呀! 5號仔:知啦得十二秒進攻嘛! 咁好易啫,叫呀龍返洛黎一開波比佢慢慢背籃牛入去,搞掂easy, 話哂都第一中鋒??

Read more

【籃球鞋 · 評】Dame 4

轉眼間, Damian Lillard signature 系列已經推出至第四代, 而每一代都在進化-ing;自從上年改名為Dame,整個系列越具個性, 外形和設計都開始加入更多考慮。新一代Dame 4以奪目的流線型襪套設計引來話題,至於實戰又有無帶來驚豔効果?    Size Fit ★★★☆☆  首次用襪套鞋型的Dame 4, 為一直以來的Dame 系列帶來新衝擊, 無縫的中筒襪套外型, 同時具備屬於低筒鞋的穿著感受, 可以保留Damian Lillard所需要的靈活度;不過要注意兩點:

Read more

【吹咩 · 求證】搏 犯規

正所謂有板有快攻 ! 一切都係由籃板開始, 搶到籃板跟住正常隊友會post up,隊友「Outlet」之後通常都望插中啦!  依種係現時最普遍進攻模式之一。   插中進攻隊友 (俗稱箭頭):接「波」跟住就唔洗諗, 直接快攻上籃,只要跑得快,好理想地呢種快攻通常都唔會有防守球員係箭頭前面,咁呢兩分仲唔係食叉燒!   我好似有少少講緊廢話咁,無錯想同大家講呢個情況無咩好講,因為依個係最理想假設; 我想講係同類型嘅另一個情況。   想問下大家係比賽中,有無見過啲隊友或對手係好鍾意一拎到波就只係會向前衝,遇到前面有人乜都唔理 「牛呀!」摶And 1啦!   之後就會開乒乓波mode,自己撞落人地度即係反射動作叫「foul呀!」( 如果隊中有呢種打發既隊友咁一定會明我講咩,好啦入正題!)

Read more

【回到未紅 】Reebok Question ‘For Player Use Only’ Pack

最近, 字母哥 Giannis Antetokounmpo 因為波鞋合約將近到期,引起新一輪品牌爭奪戰。三大品牌 Nike , adidas, Li-Ning 各出絕技,Nike 一早就有Kobe助力係twitter發功, adidas 都唔弱出動成車鞋, Li-Ning就用銀彈戰術,動用股權再加對tailor-made鞋, 總之爭唔爭到唔緊要,最緊要唔好輸個 ‘勢’。不過早前adidas已放棄爭奪戰, 宜家就剩返兩間鬥。 其實依類品牌之間爭奪戰, 隔一段時間就出現, 就係今年暑期先爭完Lonzo

Read more

【籃球鞋 · 評】KT 2 Outdoor

安踏兩年前簽下 Klay Thompson後, 積極以KT系列開發多款籃球鞋, 其中今年推出了一款專為室外而設的鞋款 KT 2 Outdoor; 外型不算突出, 反而有一種粗礦的感覺、價錢亦相對便宜, 但性能絕對令我感意外。  Support ★★★☆☆ KT2 Outdoor鞋面前半部為網面, 於首三組鞋帶設置出三組索帶名為 A-Light技術, 概念屬於近年不同品牌較常見的穩定設計, 穿上後會明顯感受到索帶綑綁的壓力, 加強了前掌的鎖定能力及保持穩定性;

Read more

【吹咩 · 求證】Jump波

上次講過一個問題,當罰球射出之後再吹判雙方犯規既情況下,會唔會有罰球? 梗係唔會有啦,就算有球隊滿team foul,但因為罰球射出果一刻開始,雙方球隊都未有控球權,點吹罰呢? 所以正確黎講當然係jump波啦! 講開jump波,如果雙方一齊拎住幾耐先會吹呢?係街場可能聽得最多「1、2、3!jump波。」但係球例入面只係提到: 球例12.1.2 : 當1名或以上不同隊的球員各以單手或雙手緊握球體,如不用粗暴動作則不能獲得球時,則發生「爭球」 所以唔會用幾耐去決定係咪判jump波。 至於好多時滿team foul後,如果有進攻犯規出現,記得唔好再問球証「唔係射罰球咩?」,記住進攻犯規係唔會有罰球射嫁! 不過其實進攻犯規都會引起球員疑問,其實問先算進攻犯規呢?要成個人企定?隻腳係咪真係唔郁得,咁成個人唔郁得係由人地起動走籃開始計定係投籃果下先計?相信當遇到被球証吹完既人都會追問球証: 咩咩咩~~ 同場邊啲隊友又會話「喂,佢郁緊喎! 」之類!如果大家都遇過呢啲既話,咁就岩啦,下期將會開始主要硏究下進攻犯規。

Read more